顯示具有 禮物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禮物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12月1日 星期六

關於這傢伙:給未來的禮物



2011年夏天,這傢伙趁著暑假在台灣走路環島,走著走著,突然決定舉起大拇指搭便車,被搭便車的車主帶回家裡,被經過的警察帶回派出所睡覺,被餐廳裡的高中妹妹帶回家,因為下雨跑進路邊的餐廳躲雨順便幫忙打掃而被請吃飯......他放棄了徒步環島的初衷,轉而愛上了跟各種不同的陌生人邂逅。

從那時開始,這傢伙發現,這世界似乎存在這另一種遊戲方式。


2012年的夏天,這傢伙放棄了去美國參訪交流的機會,逕自跑到歐洲旅行,一路從德國搭便車到丹麥、瑞典,一邊沙發衝浪一邊打工換宿,在搭便車的同時,傾聽車主們各式各樣的故事。




之後,這傢伙到了克羅埃西亞開始當交換生,卻沒申請到宿舍,反而跟著沙發客一起闖進了廢棄的屠宰場跟一群無政府主義者佔領空屋。他在超市的垃圾桶前親身體悟到現代社會的浪費,開始吃麵包店賣剩的麵包菜市場賣剩的蔬菜,設立免費商店,並在一個不花錢的旅人身上第一次聽到禮物經濟,逐漸的,一步一步,成了Freegan。




2013年,這傢伙回到台灣,結束了成大的學校,接著趁當兵前,用半年的時間在農家打工換宿,並到了虎尾跟鳥建築人一起在農博園區生活,睡鷹架、湖邊,用火箭爐煮飯,同時,學習用泥土及竹子,蓋自然建築。







蓋完房子後不久,2014年初,這傢伙再度回到雲林,開始在國中的服役生活。無法自由的亂跑,只好透過接待沙發客們來解解悶,卻不小心開始帶著一個一個的沙發客到學校來跟學生聊天、分享。





2015年退伍後,這傢伙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台灣環島,在台灣各地舉辦白吃的野餐,推廣免費商店。同時也正式成立了沙發客來上課計畫,連結了台灣各地的熱血老師和接待家庭,開始不斷的把世界各國的外國旅人送到台灣各地的學校去。



註:中間那本是韓文版的空屋筆記



2017年初,這傢伙以無價書的形式出版了【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五百本沒有版權、沒有版稅、沒有定價且不准收藏的書,所有人看完以後都要在書本最後簽名留言,然後傳給下一個人。


緊接著,這傢伙在夏天透過時報出版了第二本書【沙發客來上課-把世界帶進教室】




2017年的夏天,這傢伙擱下了台灣這邊的事情,再度出去旅行,這一次,他帶著毛筆,換他到世界各國的學校去跟外國學生聊天,介紹台灣。






2018年,因為家裡的因素,這傢伙終止了九個多月的旅行,提早從土耳其回到了台灣。現在,除了在家照顧家人外,這傢伙還是偶爾會接接各地學校的講座,一邊繼續辦免費市集、繼續帶外國人去學校。





人們問他之後想要幹嘛,他總胡亂地以想去各地旅行來搪塞。

雖然說,在許多人們眼裡,一個不工作的人,就是不知道要幹嘛的人......但是,他其實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幹嘛:

他想去農場幫忙、學自然農法;

他想去環境友善的餐廳幫忙、學習做料理、做麵包;

他想學水電、木工、蓋窯蓋灶,蓋環境友善的房子;

他想去偏鄉或部落幫學生課輔、將各個漸漸被遺忘的技藝透過學習保存下來;

他想去拜訪各式各樣有趣的人或組織,去幫忙,同時也將他們的故事給記錄下來;

他想帶各個國家的旅人到台灣各地去幫忙,去認識觀光客認識不到的台灣,幫他們翻譯,順便學習各國的語言;

他想讓各地都有免費商店、免費市集或是食物分享櫃,讓被浪費被閒置的資源可以好好被利用,也讓人們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更好、也更開心的生活。

這傢伙想免費的提供一切他可以貢獻的地方,但這傢伙不是聖人,從來就不是。他只是把自己教育成一個相信假裝自己是聖人可以讓自己跟他人都過得更開心的傻瓜。

他想找的,只是一個選擇,

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重新考慮的選擇,
一個可以讓所有人都過得更好、更和諧、更開心的選擇;
一個對自己、家人、朋友、動物及環境都更溫柔的選擇。







這傢伙相信,一個將自己當成禮物無條件送給社會的人,這個社會的人們是不會讓他餓死的。


但如果,這個社會真的讓這傢伙餓死了…….那也罷,那樣子的社會還有什麼好值得活的?


這傢伙一直都知道自己要幹嘛,一直都很清楚。



等到他真的完全不知道要幹嘛時,他才會乖乖去找工作。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Free Shops in Taiwan

Free Shop Rules.

1. Please read the rules.
2. Take what you need, and leave what you do not need.
3. Exchange is not necessary. You are free to take without giving anything in return.
4. Do not take things which are not in Free Shop!
5. Free shop is not a place for people to throw away the trash. (then go to shop more)
6. Free Shop is maintained by all the attendants. (Please keep it tidy)


7. Forget about all these rule, every free shop can make its own rule.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在故事開始之前:如果空屋筆記真的變成一本書


在我們這個世代,我們從小被教育著必須不斷地與人競爭、不斷地往上爬,才有可能存活下來。食物很貴、東西很貴、房價更貴,我們必須要死命地工作、賺錢,然後買這個、買那個才可以。但同時,我們消耗了一大堆資源買過來的東西,往往卻沒有被好好的利用,買回來的東西過沒多久就成了家中的垃圾,堆著佔據著昂貴的狹小空間。



食物越生產越多,浪費掉的也越來越多;房子越蓋越多,住得起房子的人卻越來越少;文明越來越進步,我們卻一點都沒有過得比以前開心。

在我眼裡,問題並不是出在人類的自私。

對我來說,多數人之所以視錢如命,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貪婪,他們其實就只是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而金錢,是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



問題並不在於金錢,而在於金錢成了唯一的選擇,這才是問題。

當我人在克羅埃西亞的時候,曾跟著一群不上班、不花錢,盡可能不消耗資源的無政府主義者們一起生活。那些人身上都沒甚麼錢,卻能在都市裡頭很自在地活著,並且有非常多的時間能夠幫助其他人。我們成立了一個免費商店,邀請大家把家裡閒置的東西帶過來,並自由地取用自己需要的東西。




那些人的理念深深影響了我,那是我想嘗試的方式:一種不需要很厲害、很有錢、很有權力,而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到的改變。


回到台灣後,我開始撰寫那些人們的生活方式,我開始想在台灣各地成立無數個小小的免費商店,並將免費商店那種以「無條件贈送」來取代金錢買賣的概念,並套用到物品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從東西到食物、技能、交通以及住宿等等,其實都有不用花錢、不用消耗資源、而且很好玩的替代方式。




我想透過這種不需要任何成本的行動,讓原本會被浪費掉的資源能夠有機會被好好利用,同時也從各方面降低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開銷,讓人們得以從金錢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人們總問我為何要妄想著不花錢改變世界,

因為,一個不花錢的選擇,及代表著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門檻,也就是說:任何人都有辦法改變世界我想要讓大家知道,我們絕對有辦法用更少的資源、過著更好的生活。


然而,在許多人的眼裡,台灣是個鬼島,台灣人很冷漠、很自私,我講的東西似乎太不現實了。於是,我開始在台灣環島,無條件地幫忙任何人做我能做的事情。結果,真的不斷地有人願意不求回報地幫助我,讓我搭便車或是邀請我去吃飯。我開始紀錄這些車主的故事,讓人們重新去看待這些常常被我們當成壞人的陌生人們。


嚴格說起來,我只是一個到處講話、寫文章的部落客。能夠影響得到的人,其實也只有平常有關注我的人而已。但是在一連串白吃的野餐活動後,開始有各地的人們自行在當地舉辦免費市集或是免費商店,從去年到現在,在全台各地已經有二十幾個自發性的免費商店和市集。而他們才是有辦法影響到那些叔叔、阿姨、老人或是小孩這些我接觸不到的族群。


由於我們的理念是盡可能不投資任何成本,而且大家都把這件事情當成遊戲,而不是工作,所以不會感到壓力,也沒甚麼好擔心失敗的。


但是,如果當有這樣概念的地方越來越多,如果食物、東西、交通、知識這些原本我們覺得一定要用錢買的東西,都漸漸有了替代方案,人們在這個社會中所需的基本開銷可能也會越來越低。當人們發現不用逼著自己做薪水高、卻不喜歡的工作,而還是有可能可以輕鬆自在地生活時,他才有可能去思考: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也許收入比較低,但那是他真正喜歡的工作、或是對社會更有意義的事情。



當人們不再被金錢制約時,他們才能真正的自由,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然後把錢花在真正重要的地方,並且做最有效率的應用。




現在,我把之前部落格的內容都收錄在這本書裡頭。這不是一般的書,而是一本「無價書」。這本書自由定價,要付多少錢就付多少錢,但是這本書只能夠被拿來閱讀,不能夠被擁有。我希望讀者閱讀完後,在空白頁簽名、留言,然後把這本書拿給下一位想讀的人,並請他看完後同樣簽名留言、再傳給下一個人。這樣一來,這本書不會因為被一個人看過就變成進入書本的墳場——書櫃,反而會因為被不同的人看過、留下不同的痕跡,即便是原本相同的兩本書,最後也會因為被不同的人閱讀過而各自成為獨一無二的無價書。



我想透過這樣的模式,用最少的紙張給最多的人閱讀,也讓人們看看出版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

現在,空屋筆記的無價書已經真的被印刷出來了,

想要閱讀的人,有幾種方式:
1. 透過SOS的募資平台訂購無價書,我會將書寄過去。(已在4/1截止)
( https://sosreader.com/project/house_note/ )
2. 用自己覺得有趣、合適的方式定價,選擇無價書據點,然後自行去取書。(已經在2/22日截止)
表單連結:https://goo.gl/forms/8g29JXn0DpraBoy02


3. 自行去台灣各地的無價書據點看看有沒有待閱中的無價書,透過自由支持據點的方式來取書。

總之,我真的非常希望大家能夠乖乖地將這些書慢慢得傳遞下去,我期待著看到這本書能夠為這個社會所帶來的一絲絲影響。

如果,大家選擇把書收藏,不願意傳下去的話,我會非常難過的。

不過也就只是非常難過而已啦XD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活動邀約須知:不好意思,但我真的不是在客氣

最近一兩年來,因為不斷的環島,不斷地跑學校、跑活動或是辦講座,有非常多的機會不斷的接觸各個單位和新朋友。人們總是非常和善的對待我,每次都讓我受寵若驚,我其實也完全沒想到我竟然會想要寫這方面的東西。(竟然這麼大牌!)

但我真的太常收到人們讓我為難的好意了,我並不是在客氣,而是真的不需要,也不希望人們為了我而去做這些事情。

當然,我也知道辦活動常常會有許多不得不的苦衷,比如說長官就是要跟感謝狀拍照做成果,或是經費核銷的問題,所以我不是要強硬的要求所有人遵守這些規矩,但有些資源和垃圾真的並不是那麼必要。因此如果狀況許可的話,以下幾點是我希望能夠避免的。


1.      請不要幫我準備瓶裝水或杯水:我會回絕掉所有的瓶裝水或杯水,但常常還是會有許多人非常好心拿出水杯就一秒插上吸管遞給我……我自己有帶水壺,可以告訴我飲水機在那裡就好了。

2.      請不要幫我訂飲料:我幾乎每次都會遇到有人很熱情的請我喝手搖飲或是外帶咖啡,我不喝茶也不喝咖啡,但依我的個性,如果送不掉的話,我一定會硬著頭皮喝光光,然後,我百分之百會失眠到早上四五點……另外,我就是覺得飲料要裝在玻璃杯裡才好喝。

3.      請不要幫我訂便當:我的意思是,可以的話,不要訂我的那一份(除非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容器),就當作我是非常挑食的傢伙,我不想吃肉但也不喜歡吃素料,我非常樂意吃自己帶的水果或是乾脆不吃都沒關係的。

4.      請不要把我的簡報檔印出來給聽眾:我的簡報沒有版權,任何人要都可以直接拿檔案,沒必要印出來,因為裡面其實也沒甚麼內容,幾乎都只有照片而已。

5.      請不要送我感謝狀:我連畢業證書都沒有用過了,我並不是不領情,我只是想事先告訴你這張感謝狀的未來會跟我所有的畢業證書和獎狀一樣,好好的存放在一個我根本沒打算再翻開來的櫃子裏頭,而我相信那張紙值得更好的用途。

6.      請不要因為上述幾點而感到任何壓力:拜託,千萬不要因為我不喝飲料、不吃便當,就不敢在我面前用一次性產品或是搞得自己必須躲躲藏藏的,我盡可能不想製造垃圾是我個人的選擇,但我完全沒有想要干涉任何人的意思。




另外,以下則是一些我覺得人們可能常常會不好意思,但我完全不介意,甚是很鼓勵大家嘗試的事情。

1.      歡迎把吃不完的便當給我:我每次參加研習或是研討會,便當永遠都會有剩的,雖然我說不要幫我訂便當,但如果真的有多的,或是你手上的菜色有你不喜歡吃跟吃不完的,可能會丟掉的話,就給我吧。

2.      歡迎把我撿回家:之前在台南分享採自由定價,結束後我收到一張小卡,竟然是一張他家客房的招待券。雖然,我在全台灣大部分的地方都可以找的到住宿,不過我也很有興趣認識新的朋友。(也很期待釣到更多的人成為沙發客來上課的接待家庭。)

3.      歡迎你把送我的禮物或是裱框收回去:我真的完全不會介意你們把獎狀的框框或是禮物拿回去回收再送給別人,請體諒我的收納空間就只有我身後的大背包,你不會希望一個旅人背上背著十來個裱框和禮物到處旅行吧。


4.      歡迎你拿掉信封直接拿講師費給我:經過了這麼多次分享,我認真覺得自己拿了太多信封有點造孽了,但如果你覺得直接拿錢給我還是會不好意思的話,可以用我這邊的信封就好,我有很多。


5.      歡迎給我個擁抱:比起感謝函或是金錢,一個短短幾秒的擁抱其實更讓我珍惜,但我同時也是個超級悶騷的傢伙,我喜歡Free hug的活動但我其實根本沒種。如果你覺得我分享的故事讓你有所收穫的話,歡迎過來跟我擁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完了以上的這些囉嗦的說明,如果你還有興趣邀請我去分享的話,以下是目前我比較常分享的講座內容。建議大家在邀請時可以先讓我知道你們希望我分享的主題為何,以及對象是那些人們。

建議透過Email或是直接填表單喔。
(noteinruin@gmail.com)


1.   在國外看到了世界,然後呢?

許多人都期待年輕人們能出國去闖闖,出國念書、旅行、打工度假甚至去海外工作,我們都覺得出國能讓我們開開眼界,變得更有國際觀一點。

我自己有幸能擁有能夠出國的機會,在學生時期到了國外旅行、當志工還有交換學生。
不過,在國外看到了世界,然後呢?

回到台灣後,我並沒有變的更有競爭力、並沒有找到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相反的,我開始專門做一些完全不會賺錢的事情,

這是我自己的故事,想跟大家分享我眼中的世界,以及這個世界如何改變我後來的人生。

適合對象:國中以上(生涯規劃、國際教育...)


2.   免費的自由:不花錢改變世界

在我們這個世代,我們從小被教育著必須不斷與人競爭,不斷往上爬,食物很貴、東西很貴、房價更貴,我們必須死命的工作、賺錢,然後買這個、買那個,才會快樂,才會幸福。

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食物越生產越多,浪費掉的卻也越來越多,房子越蓋越多,住得起房子的人卻越來越少,文明越來越進步,我們卻沒有過得比以前開心。

對我來說,多數人之所以視錢如命,並不是因為他們內心貪婪,人們只是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而更多的金錢,是他們唯一知道的方式。

問題並不在於金錢,而在於金錢成了唯一的選擇。

2012年,我在克羅埃西亞當交換學生的時候,認識了一群不上班、不花錢、盡可能不消耗資源的無政府主義者,跟他們一起的生活,讓我開始思考,何謂金錢?何謂自由?

不花錢,有沒有可能改變世界?

適合對象:高中以上 

3.   沙發客來上課:把世界帶進教室

2014年,我在雲林的一所國中當替代役,在服役的期間,邀請了20幾位來自世界各國的旅人到學校跟學生分享,役期結束後,則開始連結台灣各地的學校及接待家庭,成立沙發客來上課計畫,邀請來台灣旅行的外國人到台灣各地的偏鄉學校跟學生分享。

學生出不了學校,我們把世界帶進學校
旅人走遍了觀光景點,我們帶他們體驗平凡。


適合對象:學校老師(研習)、家長

4.   我在歐洲翻垃圾吃的日子
  「為什麼超市寧願把食物丟掉也不願捐出去?」、「食物過了保存期限會不會爆炸?」、「為什麼沒過期的食物也會被丟掉?」、「為什麼食物越生產越多,飢餓的人卻並沒有因此減少?」、「為什麼......垃圾桶裡面會有那麼多的食物?」

   2012年,我在克羅埃西亞跟著一群無政府主義者在城市裡頭到處蒐集被浪費的食物,親眼見識到了這個社會荒謬浪費,從此以後,垃圾桶變成了我在旅行時的觀光景點。

適合對象:高中以上 (環境教育、食農教育)



   5.   面對難民的另一種選擇:希臘難民飯店

2009年,希臘的歐債危機讓整個國家幾乎破產;
2011年,敘利亞內戰後,數以萬計的敘利亞難民湧進希臘。
2016年,一間位於雅典市中心的廢棄飯店city plaza被來自世界各國的難民及社運人士佔領整修後,重新開放裡面的100多個房間,免費收容世界各國無家可歸的人。

想跟大家聊聊這些難民的故事,釐清一些大家對難民常見的誤解。

難民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只要他們不是被關在難民營裡。



適合對象:高中以上 (國際教育、難民議題)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快閃剩食餐廳&德國惜食人在台灣--Foodsharing



最近一兩年,剩食運動在歐洲各國鬧得轟轟烈烈,
之前法國的醜蔬果運動更讓法國成為第一個全面禁止超市丟棄下架食物的國家。
丹麥出現了過期超市,英國出現了專賣剩食的自由定價餐廳--真的垃圾食物計畫,並在不久之前讓Tesco這個巨型連鎖超市決定捐出下架的食物。








今年二月,人生百味在當代藝術館的自由小屋舉辦了幾天的快閃剩食餐廳,
喝不完的茶包、沖泡包,人們捐贈的餅乾,以及快要到其無法再販售的巧克力醬,我們一邊抹巧克力醬、一邊泡茶,一邊跟經過的人們談剩食餐廳、免費商店及共享糧倉,


「在剩食餐廳裡,你要吃多少就吃多少,要付多少就付多少」



好笑的是,一開始主要是為了將處理不完的食物消化掉,才舉辦剩食餐廳,結果過了幾天下來,食物反而越來越多。

有位先生聽完我們的概念,便將一包地瓜酥放了上來,然後看到了架上的麵茶,便問:「那我可以交換這個嗎?」

隨即又想了想,他自己可能用不了那麼多,於是就拿回去裝到自己的容器後又把剩下的麵茶帶回來了。


共享糧倉同時也可以是無包裝商店,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就好,不用擔心拿太多處理不完最後還是浪費掉。




我們也邀請到了來自德國的Stefan來跟我們分享。

「我們以前很常dumpster diving(翻垃圾桶),大部分的食物都是從超市後面的垃圾桶翻出來的,但是後來,我們可以直接到店裡面,店員會把原本要丟到垃圾筒裡的東西直接給我們。」Stefan簡單的跟我介紹他在德國的情況。


接著,他跟我介紹Foodsharing(食物分享站)這個網站。


「Foodsharing可以簡單分成兩個單位,一個是Foodsharer,提供食物的單位(超市、餐廳、麵包店之類的),另一個則是Foodsaver,接受食物的單位,也就被稱為惜食人。無論是哪一方,只要透過這個網站申請,就必須簽屬一份同意書,大意是說惜食人們必須自己負擔風險,沒有任何人應該為任何人負責。並對食物提供者承諾說就算真的發生問題了,他們也有保險以及律師團可以保護食物提供者。」


「對於食物提供者來說,他們只是把原本要拿去垃圾桶丟的食物留著,等到惜食人過去的時候再給我們,對他們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麻煩,而且,我們這邊丟垃圾是按重量計費的,所以他們還可以因此減少一些清運的成本。」


「至於有些人會擔心人們會因此就不消費,專門跟超市要食物就好了,對於這個問題,因為食物提供者只能將食物拿給通過申請認證的惜食人,並不是任何隨便一個人都可以過去拿,所以其實不會有那種狀況。更何況,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人對浪費有所意識,而Foodsharing這個網站的規模又越來越大了,當一個社區裡面的五家超市裡頭,大家都知道有其中一間是會珍惜食物,而不是丟到垃圾筒的店家時,這幾間店裏頭賣的東西跟價位又幾乎一模一樣時,人們會去跟誰買?」



「最後,食物提供者會在網路上刊登他們需要惜食人來拿食物的日期和時間,要去拿的惜食人就在網路上頭登記,然後到場拿完食物再去簽名,這部分對Foodsharing這個網站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惜食人不準時或是根本忘記去拿食物的話,那些食物可能就真的只能被丟掉,而且還會造成食物提供者的困擾,所以,如果累積兩次沒有去拿食物的話,Foodsharing就會取消那個人的惜食人身分。像我之前在德國住的公寓,我們每個人都是惜食人,而我們附近的超市每天都需要人去拿,我們就輪流一天派一個去拿,這就是我們大部分的食物來源。但如果我們偶爾想要尋寶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去dumpster diving,就會拿到像是橄欖油或是調味料之類的東西。」





Stefan現在在台灣籌備Foodsharing Taiwan他們會先做出一份切結書給惜食人和參與店家簽屬,確保店家不會因為將下架的食物贈送出去而造成任何問題。
經過了好一陣子的努力,他們已經開始有店家跟他們合作分享沒賣完的剩食,現在也正積極籌備在台北設立公共冰箱,有興趣的可以跟他們聯絡。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搭便車守則1:為什麼要搭便車?




我很喜歡蠱惑朋友去搭便車,尤其是那些已經開始當沙發客的人,我甚至直接在CSprofile上面寫我可以教別人怎麼把大拇指舉起來,還想說之後來當導遊帶觀光客搭便車好了……


然而,即便聽過搭便車的台灣人其實遠多於知道沙發衝浪的人,
但是,會在台灣搭便車的人數卻明顯遠比沙發客少很多,絕大多數的人根本不相信現在這個社會竟然還可以搭便車。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更少的資源、更好的生活:白吃的野餐

也許,身在都市的我們都曾經歷過,回家前難得想要開伙煮飯,買了食材回來,才發現上次煮剩的同樣食材還在冰箱裡,卻已經不能吃了。
也許,我們也曾經歷過,一時興起想要做個蛋糕餅乾,
跑去買了一大堆材料真的嘗試過了以後,才發現……這輩子可能就只做那一次兩次。






很少人會覺得自己是浪費食物的人,



但被浪費的食物往往不只是吃不完丟掉的廚餘,


還有被買回來卻沒機會被料理的食材,


還有被送上貨架卻沒機會被購買的食物,


還有被生產出來卻沒機會被採收的蔬果。



被浪費掉的,不只是食物,


還有生產食物所需消耗的水和肥料,運送食物所需消耗的石油、加工食物所需的人力、保鮮所需的電力,以及……購買食物所需的金錢。


食物如此,東西也是。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無價書

空屋筆記的無價書已經出版囉
有興趣的可以到SOS去訂閱
https://sosreader.com/project/house_note/
或是到空屋筆記雲端據點去排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pricelessbook/


我曾經認真地想要出書…..我是說真的,空屋筆記這個部落格裡的文章幾乎都是以要放在書裡的心態在寫的。然而,這個部落格裡的內容,尤其是關於我在克羅埃西亞屠宰場裏頭的經驗,本身就充滿了濃濃的反資本反消費主義思想,這樣子的概念……其實非常難被當成一本一般的書來出版,你賣一本介紹如何不花錢還是可以過得很開心的書,就好像是出一本教別人不要破壞森林,結果書裡的紙張卻是用森林裏頭砍下來的樹木做的。





我的文字不會有智慧財產權,我不介意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去轉載或是拿去利用。

當然,我還是會希望人們不會拿去做商業用途,如果真的被拿去亂用的話……我會非常難過......




但也就只是非常難過而已。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真的垃圾食物計畫:一間把垃圾變成食物、想付多少就付多少的咖啡廳



想像一間咖啡廳,你進到裡面,可以隨自己喜好去點蛋糕、輕食、濃湯還有咖啡,吃完以後,到了櫃台準備要付錢,卻發現上面寫著”想付多少就付多少”(Pay as you feel),當你正在猶豫著到底該給多少錢時,跟在你後面進來的兩個客人,一個人吃完飯後,很自然地脫下襯衫到廚房裏頭幫忙洗碗;另一個則帶著他家冰箱一些用不太到的食材過來準備變成明天的菜單。然後你抬頭看了一下招牌,上頭寫著:「真的垃圾食物計畫」




從2013年的十二月,在英國的Leeds出現了第一間像這樣子PAYF(Pay As You Feel)的咖啡廳。如今,這間咖啡廳已經供應了九萬份的餐點給超過六萬位民眾。



然而,才短短不到兩年,這個瘋狂的點子已經不再是甚麼烏托邦式的社會實驗,真的垃圾食物計畫已經延燒至英國其他地方,像是曼徹斯特、Bristol、Saltaire甚至還到了洛杉磯、華沙和蘇黎世等地,串聯了110間相同概念的咖啡廳。


    

「這讓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可以聚在一起,沒有金錢,也就沒有利害關係。人們開始成立真的垃圾食物計畫因為他們已經受夠了這個社會,而且開始關心周圍的其他人們。」



「想付多少就付多少並不代表免費,這是要人們去衡量生產出這個食物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時間、跟環境,然後付出你覺得這些食物到底值些甚麼,你必須為你的食物做些甚麼,只是在這邊,除了金錢以外,時間和勞力也都可以被視為貨幣。」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要帶給別人快樂,根本不需要任何資格


<給鴨子吃的麵包>

「喂,楊先生嗎?我是昨天的麵包店啦,我們這邊有麵包,你過來一下吧。」晚上十點多,電話那頭傳來有點豪氣的聲音,躲在Seven座椅上用電腦的我則立馬騎上腳踏車衝了過去。

到了麵包店,老闆隨手拿起一個袋子,接著就將架上的麵包一個一個掃了進來,以包肉鬆或是青蔥的鹹麵包為主,裝了滿滿一袋後,他將整袋麵包拿給我。


「真的非常謝謝你,我們會非常珍惜這些麵包的。」我對著找賴打要抽菸的老闆鞠躬。


「不用謝啦,反正這些麵包本來就是要給鴨子吃或是丟掉的,你們用的到最好。」他點好了菸,揮了揮手將我打發走。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為什麼要佔領空屋?

為什麼要佔領空屋?


在克羅埃西亞住了快半年的空屋,我還是花了好一段時間才漸漸理解那群傢伙到底在想甚麼。我想,在台灣,「佔領空屋」這個觀念並不會比死刑或是同性婚姻等議題親民多少。

我完全沒有打算讓人們認同或支持佔領空屋,現階段,我只希望人們試著去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麼想,理解之後,絕對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但理解,絕對是評斷的先決條件。


「People judge because they don't understand.People respect because they try to understand.」
人們因為不理解而批判;人們因為嘗試著去理解而尊重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沙發客來上課:小提琴與Free hug(Koichi&Crystal)

2011年三月十一號,日本的海嘯以及核災震驚了全世界。不久後,發生了另一件同樣震驚世界的消息,台灣對日本捐了約2.5億美元協助賑災,成為全世界對日本大地震捐款最多的國家,其中九成是來自民間。




「可是,日本人跟台灣人其實並不太熟。」Koichi說,他在澳洲打工度假時認識了很多台灣人,交了很多台灣朋友,他發現台
灣人普遍都對日本文化瞭若指掌,甚至每個人都會說個簡單的「阿哩壓豆」或是「甘八茶」。但他卻一點都不了解台灣的文化、台灣的歷史…….」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Free tour:免費導覽






「如果等下有人問我跟你是甚關係的話,不要說你是找我來當導覽的,就說你是我朋友或是沙發客就好了」在火車站見面寒暄完後,Zenid將帽子壓低跟我這麼說。

2015年1月29日 星期四

Free Shop:免費商店




我們佔領的這一棟建築,主要有兩個出入口,一個是前方的大門,另外一個則要從遠方的倉庫爬進二樓的窗戶裡,前面一個多月我們沒有鑰匙的時候都得這樣子進出,大夥的生活空間幾乎都在二樓,至於一樓的空間……平常幾乎都是鎖起來的,Antonija一直跟我說一樓的空間目前只有Metija的錄音室,他們還在打算利用一樓的空間來辦活動或是開的商店甚麼的。



「這個地方根本沒有人會經過,你商店怎麼可能開得起來?」我問,Antonija對我嘿嘿了兩聲就不講話了,故意跟我賣關子。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自己的腳踏車自己修....免費腳踏車修理站


在Ivan的協助下,我在跳蚤市場用150 kuna(約750台幣)買到了一台不能煞車的腳踏車。等到禮拜四的時候,循著Lea信中的指示,找到了那間一個禮拜只開一次的腳踏車修理站。協助我的是一個德國留學生,他看了看我的腳踏車後說;「你這個零件我們這邊沒有,你要自己去附近的腳踏車店買。」說著他便將零件的名字寫在紙條上交給我讓我先去買回來。之後再教我怎麼自己將煞車修好、並教我將充滿鏽斑的鏈條拆下來泡潤滑油。

2015年1月4日 星期日

Pumpipumpe:分享的力量




人們總是這樣告訴我們:「有用到的話就自己買一個吧,將來要用到的時候就不用擔心了。」

然而,
我們有必要每個人家裡都放一架一年可能只會用到一次的梯子嗎?
我們有必要每個人家裡都放一本帶給我們幾天充實時光的好書然後擺在家裡塵封數年只為了將來搞不好會想要再拿來看個幾秒鐘嗎?
同樣的,車子、相機、果汁機、大烤箱、禮服、玩具
我們真的覺得這些東西有被我們真正有效的利用嗎?

為何不將他們分享出去做更有效的運用?


東西應該是被拿來使用的、而不是被拿來擁有的。





我們其實可以輕輕鬆鬆的將現今所消耗的資源降到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而且還不用降低生活品質,為什麼不做呢?

共同廚房、免費商店、自由工具室、沙發衝浪、汽車共享.......




Pumpipumpe 就是一個很有趣的創意,如果家裡有平常不太會用到的東西,就可以去跟他們要那些東西的貼紙。像是腳踏車、雪橇、投影機、投影幕、腳架、望遠鏡、帳篷、影印機.....
甚至是報紙和無線網路都可以。
 


話說,無線網路也太感人了吧,尤其是對在國外旅行的人來說......可以直接去別人家裡借網路就真的太方便了。有時候,人們會彼此用同一個網路,然後平均分擔彼此的網路費,卻會造成有人瘋狂的載電影或是玩遊戲擠壓到了其他人的權利,結果大家便的瘋狂浪費網路流量......只為了不吃虧。
但如果,我們是自願將網路分享給別人,我想大多數的人並不會白目到這樣還敢亂用吧。




比如說這家的信箱上貼了這些貼紙,有人腳踏車沒氣了就可以去跟他們借打氣機,或是家裡需要整修就可以去跟他們借鋸子或是梯子。


更多介紹


有些人會覺得別人來家裡跟自己借東西自己會吃虧,或者是覺得很煩,這當然有可能,但絕對還是有不少人是非常樂意將自己的東西跟別人分享,甚至為此感到光榮的。


就像搭便車一樣,我一點都不想要求那些覺得自己會吃虧的人載我,相反的,我非常希望載我的車主會因為自己能夠載我一程而感到開心驕傲的。


我很喜歡之前學校畢業典禮時,有些同學會拿到許多的花束或是禮物,當然這代表他們人緣很好、親友玩很給力。
但同時,大家也擔心有一些人可能會完全沒有人送花......那畫面多尷尬阿。
所以,許多同學拿到花以後都馬上把花捐出來送給下一個要上台的人
然後那些花就一直傳一直傳,幾乎都是同樣的幾束
有些人會覺得這樣窮酸沒誠意,
但我覺得這樣超棒的阿,
束花這種東西的價值幾乎就只有在對方收到的那一個會最完整的呈現,
下一秒鐘後.....就被累贅了
像這樣子能不斷的傳下去,增加它的價值不是很好嗎?



快樂,只有在被分享的時候才是真實的。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Yerdle:不使用金錢的購物網

「當許許多多狀態良好的物品被閒置時,我們卻拼命生產著無數的新產品,這真的太瘋狂了。今天,八成的家用產品都使用不到一個月,而家裡儲存的東西是三十年前的一千倍。至少有數十億個閒置物品完全可以重新被使用的。我們夢想著一個世界,一個去找一個閒置的果汁機會比去超市用原價買一個新果汁機還要容易的世界。我們發現,要達成我們的理想,我們需要掀起一個消費方式的革命
。我們相信,我們的努力是必要而且可行的。」




Yerdle有點類似台灣的贈物網,是我所知道第一個以禮物經濟模式來運行的交易平台。但與其說完全用禮物經濟,不如說Yerdle是個將禮物經濟融入貨幣經濟裏頭。在這個平台中,還是有所謂的貨幣,或者說點數的存在。當人們將用不到的物品放上網後,他們會用他們的點數為那個東西估價。一加入會員,他們就會提供250(大概等同25美元),這個點數,可以直接拿來抵之後想要買的東西,如果全部抵掉了,就等於是免費的了。所以,基本上,將越多用不到的東西給賣掉就能夠換到越多的東西。

Yerdle裏頭的點數雖然是有價值的,(10 credit=1 USD),但是這個點數只能在Yerdle系統裡使用,因此能杜絕人們透過賣東西來賺錢。


點數只能在Yerdle裡面使用的規定聽起來還好,但其實影響非常大。


只能在Yerdle裡使用,代表著這些點數將全部都是用在讓閒置的東西重新流動上,也不會有利息的東西出現,因為Yerdle完全沒有從中收取任何手續費。最重要的是,使用點數的人越多,就代表著更多的閒置的東西重新被使用,更少的新商品被消費。


他們的目標,是要讓人們少買25%的東西。



這樣看來,Yerdle有一點像以物易物跟二手拍賣的綜合,但是卻避免了二手拍賣被拿來賺錢的問題,以及破除了以物易物最大的麻煩:如果交易只存在於雙方,要找到互相需要的雙方其實非常難。

所以,他們把以物易物這件事從雙方變成一條線。A把沒再用的吹風機送給需要的人,B拿到吹風機後再把沒再用的風衣送需要的人,C拿到風衣後再把沒再用的烤箱送給需要的人,然後A就是那個需要的人。這就是一條交易線,然後透過無數個交易線串成一個網絡。




不過,Yerdle目前只能在美國使用。期待他們能漸漸地改變美國病態的消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