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沙發客來上課計畫



給所有對沙發客來上課計畫有興趣的人們,



過去的一年,我在雲林的一間國中當替代役,在那一年,我們邀請了將近二十個、來自超過十個不同國家的外國人來到我們學校,跟學生互動。



來自瑞典的企業家、西班牙的惠普工程師、印度的老師、日本的街頭藝人、還有烏克蘭的職業旅行家,



到底從哪裡找來這些有趣的人?




用沙發衝浪(Couchsurfing)



有些人已經聽過了,但對那些沒聽過的人,我最好還是解釋一下會好一點。

曾經有個記者打電話來跟我聊了這些外國人的故事,最後要掛電話前,她問我說:ㄟ你們學校不靠海,那你要怎麼帶這些沙發衝浪客們去衝浪?





.....................沙發衝浪真的跟衝浪一點關係都沒有!





沙發衝浪是一個建立在互信基礎上的網站,你可以登錄自己的檔案,然後透過這個網站到台灣或是世界各地期待著能跟陌生人交流甚至接待陌生人住宿的沙發主,同時,你也可以用這個網站接待世界各地的沙發客到你家來住,沒空房間也沒關係,簡單的沙發或是地舖也可以。








所以,沙發衝浪其實比較像這樣子,




我用沙發衝浪在各地旅行,



同時,我也在家裡接待各地的旅人。




後來,我開始服役不住家裡沒辦法接待,

但還是有沙發客在詢問,

我就跟他們說........要找我的話乾脆來學校找我好了。

結果竟然真的一個一個跑過來了........




回到學校來,





這邊的學生,平常沒甚麼機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對未來的想像往往也都非常狹隘,你問她們將來想要幹嘛,得到的答案,往往不是農夫、就是開卡車送菜或是在附近的加工廠工作。在這樣子的情況下,他們英文跟本學不起來,這不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或是他們比較笨,而是在他們眼裡,這些東西一點用都沒有,


他們根本不知道學這個要幹嘛。




但是,我們也不是讓這些外國人來教英文的,絕對不是,你根本不可能用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能把一個人的英文教好。



那他們來幹嘛?





我們其實就只是讓這些外國人跟學生聊天、講故事、一起打球、一起畫畫、一起玩,這樣就好了。





我們的主要目的,就只是要讓這些學生對外面的世界感興趣,





如果一個學生想要跟一個外國人做朋友,當他想要去跟他溝通、跟他聊天,然後發現"該死的挖奈ㄟ攏聽無"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學英文要幹嘛。


如果他今天有了一個外國朋友,他就會想要去了解這個朋友他們國家的文化跟歷史,他才會知道學國外的地理和歷史是要幹嘛的


當他聽了外國朋友跟他分享他們國家的故事後,學生也會想要跟外國人分享我們自己的東西,那個時候,他們才會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台灣的學生需要的,並不是更好的師資、更多的書籍、更高級的設備或是更多節的補救教學。

他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就只是學習的動機而已。

如果學生不想學,我們提供再好的師資、再好的設備、上再多課都沒有用,因為他們根本學不進去。

反之,如果學生想學,就算甚麼都沒有,學生們也會自己想辦法去學,不是嗎?





但對於這些沙發客們,我們能帶給他們甚麼?





這是一個連許多台灣人都不太會來的小農村,這裡沒有壯麗的景點,也沒有特殊的美食。但是,這就是台灣真正的樣子,這是一個完全沒有經過任何雕飾,最平凡的台灣,他們來這邊,可以看到台灣最平凡的學生平常是怎麼生活的,然後一起吃最平凡的營養午餐,

這種日常生活每天都會出現的東西......才叫做真的文化。


所以,當我們詢問這些外國朋友們來台灣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時,
聽到的往往不是阿里山、不是日月潭或是一些自己一個人去完全看不懂的寺廟,

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其實往往是在學校裡跟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吃學生們最討厭的營養午餐、

或是中午的時候到走廊去偷窺傳說中會趴在桌子上睡覺的台灣學生。





現在,我退伍了,開始在台灣各地環島,在各地介紹那些沙發客跟學生的故事。



我正嘗試著建構一個給外國沙發客的導覽地圖,

我想在台灣每個縣市都找一個比較偏鄉的點,也許是學校、也許是書屋、教會或是共學團,讓這些不想只是去罐頭觀光行程的旅人們可以有一點比較不一樣的行程。同時,也連結在各地的人,有些人可以幫忙接待住宿、有些人可以幫忙翻譯,有些人則可以帶導覽。這一切,基本上完全不會有任何金錢的往來,因為驅使我們做這個活動的動力,一直以來.......就都只有好玩而已。

目前,我並沒有打算把這個計畫做大,每一個縣市一兩個點對我來說就很夠了,我只是要自己成立一個不大不小的網路,去連結信任我跟我信任的人,我看過太多把事情搞大後就控制不了壞掉的案例了。反正這完全不是只有我才能做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做。


歡迎有興趣參與或是幫忙的人跟我聯絡,可以是學校、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有興趣當翻譯、導覽或是接待家庭的人都OK。

如果有認識可能會有興趣的外國人,可以貼這一篇What I am doing now給他看。





每次,


當我們談到人口老化的偏鄉的時候,人們想到的總是更多的開發、更多的建設、更多的資金下來吸引更多的觀光,更多的消費........可是往往卻只換來更多的破壞。

但真的只能這樣嗎?


我想嘗試的,是一種不需要投資、也不需要成本,對任何一方來說都是獲益的模式。

讓來台灣旅行的沙發客在各地都有機會體驗當地的生活,也讓各地的學生和居民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世界,一邊吸收不同的想法,一邊藉著對外國人分享來鞏固自己的在地文化。



旅人對他鄉來說,絕對有比花錢消費更好的貢獻。

有興趣歡迎直接跟我聯絡
noteinruin@gmail.com

H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